序號 |
類別 |
單 位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發文文件名稱 |
1 |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基於OBE教育理念下的多方協同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 |
王鍵 |
熊猫体育關於公布2018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通知 熊猫教〔2018〕61號 |
2 |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 |
化學工程學院 |
項目引領、任務驅動⛔、實驗導向的新工科基礎學課程體系的構建 |
周建敏 |
3 |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 |
化學工程學院 |
基於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多方協同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 |
鄧益強 |
4 |
綜合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專業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機電工程學院機械類特色專業群建設為例 |
鄧宇 |
5 |
綜合類 |
教務處 |
具有行業背景特色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設途徑研究與實踐 |
劉美 |
6 |
綜合類 |
建築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BIM及裝配式教學與實訓平臺運行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李勝強 |
7 |
綜合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基於新工科的過程裝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劉偉 |
8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面向新工科的數字系統設計項目式實踐教學研究與探索 |
李遠茂 |
9 |
綜合類 |
石油工程學院 |
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地質工程專業建設 |
劉哲 |
10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產教融合研究與實踐 |
崔得龍 |
11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基於新工科的全景式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
王忠勇 |
12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陳金鵬 |
13 |
綜合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理工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探究 |
溫雲峰 |
14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的測控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
徐小玲 |
15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智能製造時代的多學科交叉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任紅衛 |
16 |
綜合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地方高校能動專業多方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田紅 |
17 |
綜合類 |
理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 |
羅國平 |
18 |
綜合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OBE視角下嵌入新工科創新人才培養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滕青 |
19 |
綜合類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重要性及提升對策的研究 |
張曉紅 |
20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基於智能家居控製系統工程教育新平臺的建立及其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以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 |
邱金波 |
21 |
綜合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校企協同大數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王愛國 |
22 |
綜合類 |
理學院 |
“新師範”背景下實踐導向的物理師範生培養模式研究 |
吳登平 |
23 |
綜合類 |
體育學系 |
新師範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於紅民 |
24 |
綜合類 |
藝術系 |
新師範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
蔣快安 |
25 |
綜合類 |
藝術系 |
新師範背景下地方高校音樂史課程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實施——以外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為例 |
陳曉艷 |
26 |
綜合類 |
理學院 |
新師範背景下地理科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
陳修文 |
27 |
綜合類 |
化學工程學院 |
“領頭雁”效應下校地合作“鄉村振興實踐班”綠色創業課程設置探索與實踐 |
陳海均 |
28 |
綜合類 |
組織部/黨校辦公室 |
創新創業教育區域聯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以黨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為例 |
黃碧 |
29 |
綜合類 |
教務處 |
產教融合視閾下應用型工科類高校教師勝任力研究——以熊猫体育等4所高校為例 |
代靜 |
30 |
綜合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互聯網+環境下專業類課程教學新範式的探索與實踐 |
宣征南 |
31 |
綜合類 |
建築工程學院 |
基於OBE教育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蔡龍 |
32 |
綜合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基於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的環保設備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及實踐 |
馬寅 |
33 |
綜合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基於“OBE”理念的環境工程專業水汙染控製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和探索 |
李長剛 |
34 |
綜合類 |
外國語學院 |
基於ESP理念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
柯藍 |
35 |
綜合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基於OBE理念的《水分析化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 |
黃梅 |
36 |
綜合類 |
黨委組織部 |
以“四個自信”教育為導向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 |
張海明 |
37 |
綜合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基於職業資格標準的《防火與防爆技術》課程建設與標準化研究 |
馮曉琳 |
38 |
一般類 |
建築工程學院 |
研究性教學觀下環境設計專業空間構成教學改革初探 |
方芳 |
39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數據環境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建設與創新 |
羅玉波 |
40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關於理工科專業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基於BOPPPS教學模式 |
於婧 |
41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地方應用型高校“卓越營銷師”課程體系優化研究——基於OBE視角 |
余麗瓊 |
42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實踐 |
黃世政 |
43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基於PBL-OBE融合教學法的課程創新體系構建——以國際貿易課程為例 |
何東曉 |
44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新時代進一步擴大開放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
王春雷 |
45 |
一般類 |
經濟管理學院 |
構建雙語教學為導向的會計課程建設——以管理會計課程為例 |
豐瓊英 |
46 |
一般類 |
實驗教學部 |
新階段“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和實驗內容改革 |
賴錦輝 |
47 |
一般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基於學習和創新能力提升的Seminar教學模式在《食品安全學》課程中的應用 |
王麗 |
48 |
一般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自動控製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
李喜武 |
49 |
一般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基於培養學生多角度創新展示思維和跨媒體手法運用的《展示設計》課程改革 |
呂秋瓊 |
50 |
一般類 |
體育學系 |
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鄒學亮 |
51 |
一般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電子工藝實習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
莫琦 |
52 |
一般類 |
建築工程學院 |
基於參數化族為導向的《BIM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
何勇毅 |
53 |
一般類 |
化學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石油煉製工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改革實踐 |
王慧 |
54 |
一般類 |
化學工程學院 |
新工科背景下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模式探索 |
李嶺領 |
55 |
一般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傳熱學》課程多元化教學與考核的改革與實踐 |
徐娓 |
56 |
一般類 |
機電工程學院 |
空氣調節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
王倩 |
57 |
一般類 |
教務處 |
地方高校網絡公選課的研究和實踐---以熊猫体育為例 |
李紫玲 |
58 |
一般類 |
理學院 |
基於OBE教育理念的“移動智能設備應用開發”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 |
姚佳花 |
59 |
一般類 |
理學院 |
仿真技術在大學物理及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 |
申惠娟 |
60 |
一般類 |
理學院 |
“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創新教學模式在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
祁玲敏 |
61 |
一般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基於《數據結構》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
李欣 |
62 |
一般類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基於OBE的階梯遞進式實驗教學體系研究 |
呂曉蘭 |
63 |
一般類 |
石油工程學院 |
基於行業發展與地方特色的油氣儲運“階段式”實驗教學模式研究 |
施雯 |
64 |
一般類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九個課堂”實踐教學效果研究 |
陳小霞 |
65 |
一般類 |
理學院 |
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製建設——以地理旅遊導遊業務課程為例 |
張智毅 |
66 |
一般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智慧型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設計及有效性應用研究 |
張 荔 |
67 |
一般類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工程認證視域下以提升就業能力為導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
左素萍 |
68 |
指令性 |
石油工程學院 |
石油工程 |
陳 琦 |
熊猫体育關於公布2018年度校級教育教改研究項目(指令性)的通知 熊猫教〔2018〕77號 |
69 |
指令性 |
石油工程學院 |
油氣儲運工程 |
龍誌勤 |
70 |
指令性 |
石油工程學院 |
資源勘探工程 |
王身建 |
71 |
指令性 |
化學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謝 穎 |
72 |
指令性 |
化學學院 |
應用化學 |
安 哲 |
73 |
指令性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史 博 |
74 |
指令性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張冬梅 |
75 |
指令性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給水排水工程 |
聶麗君 |
76 |
指令性 |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
生物技術 |
趙永國 |
77 |
指令性 |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張玲 |
78 |
指令性 |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
生物工程 |
尹愛國 |
79 |
指令性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黃崇林 |
80 |
指令性 |
機電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 |
劉 偉 |
81 |
指令性 |
機電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 |
劉 好 |
82 |
指令性 |
機電工程學院 |
熱能與動力工程 |
田 紅 |
83 |
指令性 |
機電工程學院 |
安全工程 |
門金龍 |
84 |
指令性 |
自動化學院 |
自動化 |
田誌波 |
85 |
指令性 |
自動化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王濤 |
86 |
指令性 |
自動化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黃瑞龍 |
87 |
指令性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崔得龍 |
88 |
指令性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科學技術 |
張秋晶 |
89 |
指令性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李啟銳 |
90 |
指令性 |
計算機學院 |
網絡工程 |
王愛國 |
91 |
指令性 |
計算機學院 |
物聯網工程 |
李雲鶴 |
92 |
指令性 |
建築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楊 博 |
93 |
指令性 |
建築工程學院 |
建築學 |
常 民 |
94 |
指令性 |
理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李偉勛 |
95 |
指令性 |
理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王守中 |
96 |
指令性 |
理學院 |
地理科學 |
陳修文 |
97 |
指令性 |
理學院 |
教育技術學 |
梁國業 |
98 |
指令性 |
理學院 |
物理學 |
胡素梅 |
99 |
指令性 |
理學院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李天樂 |
100 |
指令性 |
經濟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 |
余麗瓊 |
101 |
指令性 |
經濟管理學院 |
會計學 |
羅永華 |
102 |
指令性 |
經濟管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王春雷 |
103 |
指令性 |
經濟管理學院 |
工業工程 |
黃永生 |
104 |
指令性 |
文法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毛元晶 |
105 |
指令性 |
文法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韓 春 |
106 |
指令性 |
文法學院 |
法學 |
譚宇生 |
107 |
指令性 |
文法學院 |
歷史學 |
劉影虹 |
108 |
指令性 |
文法學院 |
學前教育 |
蔣仕全 |
109 |
指令性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謝賢春 |
110 |
指令性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 |
廉 成 |
111 |
指令性 |
體育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張 海 |
112 |
指令性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音樂學 |
蔣快安 |
113 |
指令性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音樂表演 |
陳偉堅 |
114 |
指令性 |
機電工程學院 |
工業設計 |
金 鑫 |
115 |
指令性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環境設計 |
李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