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智能科學與技術是一門面向自動化前沿高新技術的信息科學領域本科專業,融合了計算機科學👮🏿、控製科學👩🏼🍳、信息科學、認知科學等眾多學科領域,涉及人工智能🛕、模式識別、智能控製、智能機器人以及新一代網絡計算技術。本專業面向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建設目標和緊缺人才需求,培養具備紮實的數學基礎和計算機專業的基本技能📩、掌握智能科學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將具備智能科學素養🐩,掌握運用人工智能手段解決應用問題的思維方法🚿,能夠勝任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智能應用系統開發、智能技術支持等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相關工作🧚🏽。近年來,智能科技已成為世界科技發展最重要的引擎,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已是國內外公認最具發展前景的專業之一。
二、培養目標
總體目標🪤:
本專業立足人工智能技術,以智能信息處理為切入點,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能系統地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分析和解決工業領域和智能信息處理相關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具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項目實踐能力;具有能綜合運用智能科學、自動化、數學等交叉知識,適應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從事數據分析、智能系統應用開發等方面的設計、開發及工程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創新型科技人才。
畢業生五年左右預期達到以下目標:
目標1:系統地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與方法;
目標2: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科學素養🚴🏽♀️;
目標3𓀜:能夠使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目標4:能夠從事智能科學與技術相關的開發🏄🏻、設計與研發等工作💗;
目標5𓀗:具備國際視野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跟蹤國際前沿技術,適應技術的發展🫨。
三🧚🏽♀️、培養規格
學製四年👴🏽,畢業最低學分要求必須達到165個學分。
本專業學生應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知識,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跨專業跨領域的科學素養及人文素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能分析和解決智能信息系統軟硬件設計、圖像處理算法設計等相關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適應智能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畢業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要求:
1🚵🏽♀️:工程知識🗄: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於解決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1.1 掌握解決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工程問題所需的數學、自然科學知識🎠。能夠靈活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
1.2 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必需的工程基礎知識♟,能夠靈活應用工程基礎知識中的基本理論和原理🔖🕦;
1.3 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能夠用於解決本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並通過文獻研究分析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2.1 能夠根據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結合文獻研究,識別和表達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2.2 能夠運用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結合文獻研究,識別和表達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2.3 能夠運用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專業知識,結合文獻研究,分析本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智能科學與技術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算法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3.1 能夠將所學的專業技術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數據分析🕍、智能控製系統開發等方面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3.2 熟悉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新技術,針對本領域復雜應用場景中的工程問題,能夠在設計環節融入創新理念;
3.3 能夠在方案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技術標準👳🏼♂️,經濟、安全、社會、法律、環境等因素,綜合選定合理設計方案🦸🏻♀️。
4🫀:研究:能夠基於科學原理並采用科學方法對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4.1 基於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知識和基本原理👲🧑🧒,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能夠對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設計出合理的研究及實驗方案🏃♀️;
4.2具備分析、解釋實驗數據的能力,能夠通過信息綜合與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5.1 具備計算機軟件應用、程序開發🧙🏿♀️、系統仿真等信息技術工具和現代工程工具應用的基本技能;
5.2 能夠針對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進行模擬、檢測、分析,並理解相關現代工具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於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6.1 了解智能科學與技術領域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健康、安全👷♂️、文化方面的知識👐🏻,明確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6.2 理解和評價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方案、技術對社會、環境🕹、健康↩️、安全、文化的影響🤽🏿🆑。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智能科學與技術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7.1 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能夠在解決智能信息處理問題過程中,踐行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7.2 能針對實際工程項目,評價其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隱患,並運用專業知識提出有建設性的科學的解決方案🧛🏿♂️。
8❔: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業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8.1 具有認為社會科學素養➾,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促進社會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
8.2 了解軟件和系統開發工程師的職業性質和責任,具有法律意識且在社會工作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智能科學與技術等多學科交叉背景下的團隊中獨立承擔個體、團隊成員及負責人的角色。
9.1 能夠充分發揮個人和團隊作用,承擔好自己在團隊中的各類角色➔,有效溝通🪫😺,推進團隊計劃實施👨🏼🍼,參與團隊的口頭或書面計劃;
9.2 能夠在跨領域、多學科交叉背景下🔑,很好的融入團隊,發揮個人的積極作用😰,推動團隊目標的完成。
10:溝通🫶:能夠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並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0.1 能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10.2 至少掌握一門外語,對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及其相關領域的國際狀況有基本的了解,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並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並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1 理解並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所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11.2 能夠將相關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應用於多學科環境中🎀。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2.1 具有終身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2.2 能夠有效地選擇和獲取新知識👷🏼♂️,適應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支撐個人發展規劃。
四、課程體系
1、專業核心課程
智能科學與技術導論♗、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人工智能原理🦸♀️、自動控製原理📮、Python程序設計、多智能體系統、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機器人技術基礎等。
2🦸🏼♂️、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程序設計綜合實驗、程序設計綜合實訓(C++、Python)👨👨👧👧、工程訓練👮🏼、電子工藝實習、自動控製原理綜合實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綜合實訓💃🏿🚰、單片機綜合實訓、嵌入式系統綜合實訓、多智能體系統綜合實訓、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課程設計、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綜合實訓💪🏻、機器人技術基礎綜合實訓🚺、專業領域綜合實訓、智能技術綜合創新實踐、創新實踐👱🏻、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五、師資隊伍
專業擁有一直科研教學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國際化程度高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4名,教授3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3名,講師5名,實驗員2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5名,其中高層次人才2人。近5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
六🙇🏼♀️、教學條件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學科平臺,專業可利用的實驗室(平臺🧙♂️🧑🧒、中心)有:控製理論與控製工程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廣東省石化裝備智能安全重點實驗室、廣東高校石油化工過程裝備故障診斷與信息化控製工程技術開發中心、石油化工過程裝備安全監測與控製工程研發中心🧏🏻♀️📁、教育部國家級工程教育中心👩🎓、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專項資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熊猫体育—羅克韋爾石油化工自動化技術中心、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等🏎💇🏼♀️,其中新建的專業實驗室面積達600余平米🎱,具有完善的高性能計算服務器、課程平臺和智能硬件設備等👩🏽🦰。本專業可利用的實踐基地有: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中石化廣州分公司🧜♀️、中石化湛江東興石化公司共建了3家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同時與佛山華數機器人、深圳信盈達、廣東粵嵌、武漢芯源半導體等近10家企業共建實習基地🙍🏽♀️、產學研基地✊,具備較好的工程實踐教育校內外場地條件。
七𓀀、就業前景
以智能化為標誌的現代化信息社會👱🏻,對智能科學與技術人才有著巨大的需求,就業前景十分廣闊。該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的就業領域包括電子信息🚇、自動控製👯、計算機🧔🏻♀️、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相關領域,主要從事智能信息處理、智能系統運維、智能化產品研究⚰️、設計與開發等工作。也可報考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模式識別與智能控製、控製工程等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